首页 > 教案 > 一年级教案 >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优质16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优质16篇)

时间: 作者:翰墨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教育的基本要求进行合理调整和变动。接下来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

1、用列举法(列表法)求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进一步培养随机概念。

2、用画树形图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

3、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运用列表法和画树形图法求事件的概率、

运用画树形图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填空:(1)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

(2)掷一枚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3的概率是、

二、新课教学。

例1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

(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向上;

(3)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新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一、指导思想:

以七年能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完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的教学,本班共有学生55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分析:

本书共有四章,每章开始均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内容的章前图和引言。供学生预习用,可做教师导入用。正文设置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也安排了“阅读和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选用内容;还安排几个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小结、回顾与思考。学习过程中还有练习、习题、复习题三类。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的主要内容: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地位及作用: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的主要内容: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地位及作用: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的主要内容: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本章的地位及作用: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认识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索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认识复杂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7、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8、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

3.能用科学技术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对较小数字的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感受较小数,发展数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1.我们已学过一百万有多大,请结合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来描述这些大数。

2.什么叫科学记数法?把下列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1)2500000。

(2)753000。

(3)205000000。

出示“议一议”前三幅图(让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一百万分之一有多少呢?提示本节内容,导入课题“认识百万分之一”。

1.出示投影:“议一议”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约为8844米;

(1)让学生计算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千分之一是多少?相当于几层楼的高度?

(2)让学生计算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百万分之一是多少?并直观地描述这个长度。

2.出示投影:“议一议”

(1)让学生计算出天安门面积的百分之一的面积,并用语言描述。

(2)让学生计算出天安门面积的`万分之一及百万分之一的面积,并用语言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会接触到较大的数,同时也会接触到较小的数;通过刚才大家的计算,交流体会,感受到一个物体的高度或面积的百万分之一的大小,使大家认识了百万分之一。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9和几、8和几、7和几、6和几的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的思考过程。

小黑板、投影、卡片。

1、说说数的组成。

2、说说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拆数凑+再加)。

1、独立计算。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让学生算出得。

2、观察算式,说说每一竖列的算式有什么规律。

3、交流规律。

1、指导学生看懂题意,明确做题方法。

2、学生完成练习。

3、交流结果。

1、学生完成第5题,评出夺得红旗者,给予表扬。

2、仔细观察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7题,评出做得又对又快者,给予奖励。

1、指导学生弄懂题意。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1、让学生观察图,理解图的意思。

2、列式计算。

3、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1、第9题,让学生填写,鼓励学生对后2题写出多种答案。

2、教学游戏。

(1)、拿出准备好的卡片,老师拿出一个得数,小朋友找出这个得数的算式。(同桌合作)。

(2)、同桌间一生拿结果,一生找算工。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2、经历用不同方式比较图形面积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经历面积单位产生过程。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交流,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

学具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2、全班交流。

3、提示课题:你知道,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平方米是指房间的什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探讨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面积)。

二、感知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

(1)在我们身边的每个物体都有面,有的面大一些,有的面小一些。

(3)看一看看一看黑板的面,课桌的面相比,怎样?

(4)想一想生活中的物体,你还能比一比哪些面的大小?

(5)归纳: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我们把书表面的大小叫做书面的面积,把黑板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

2、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1)出示。

(2)归纳:看来只有象a、b、c这样封闭的图形才能判断它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的图形)。

3、归纳面积的意义。

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面积?完整板书,齐读。

三、操作探究,认识单位。

1、比较面积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学具里取出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来想办法比较一下。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教案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

1.小组讨论:9.87和9.90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汇报: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但不能得10分”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明确张华的分数在9.90和10之间。

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

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第1题: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

第4题: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

练一练第9页2、3。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鞋店备课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对数据简单的统计整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较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让学生体验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对数据简单的统计整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法:创设情境与引导学习相结合。

学法:动手操作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投影平台、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穿的鞋是多大号的呢?今天淘气班的同学们想开一个模拟的鞋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分析统计表.

这就淘气班所有同学的鞋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生小组自由发言,然后全班汇报)。

(2)绘制统计图.

为了更直观的看出全班同学鞋号的情况,还有什么好办法?引导学生回答出绘制统计图.

(4)(课件出示80页的统计图)瞧.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先小组商量商量,然后再独立解决在书上!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商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巡视全班,对个别又困难的小组或个人予以及时的帮助,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全班订正.

(3)简单的分析.

a: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自己说说!

b:学生在自己说的基础上,教师请人说给大家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三.当堂训练.

1.练一练第2题.

课件出示2题的统计图.

要求:(1)学生独立审题,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组织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答案.

四、课后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回家从报刊、书籍、杂志、或网络中找一些有关统计图表的资料,明天课堂上交流.

板书设计:

小小鞋店。

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总结

一、期末总结:

在经历了20xx年辉煌的中考成绩之后,我们七年级备课组又迎来了学校乐学高效课堂学习模式的挑战。对于七年级来说,小组的建设、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操作、导学案的设计、学生多样化的评价等问题都迫在眉睫。开学初,校长对全体教师进行课堂学习模式的解读、培训工作,尤其重点讲解了导学案的使用和设计问题,这为我们更好地进入到新的课堂学习模式指明了方向。新学期我们小组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使本组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领会教学改革的实质,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尤其是针对七年级新生的心理和认知、学习的特点,打造活泼、乐学、趣味性强、参与度广的七年级课改模式。

二、本学期已达目标:

1、各班已经根据班情建设操作性强的学习小组。每班根据学生的人数,基本上确立了13个学习小组。对组长和组员进行培训,强调“责任牵手”,帮助学生结识真正的学习伙伴,树立乐学、助学的典范。根据学情的进一步了解和进展,教师随时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争取达到效果最佳。

英语教师对1、2号组长进行了系统的、规范的培训。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履行小组长的职责,并对3、4号成员有很好的帮扶作用。

2、学习与探讨符合英语学科特色的课堂小组学习模式:独学、对学、群学。根据校本教研的需求,开展“5+1”单元链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与研讨。由备课组组长带头,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组织本组成员每周进行课改经验的学习和进一步问题的探索,及时解决问题、归纳问题、反思、调整,找到适合七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大家积极探讨,针对七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的弱点,我们将语法的讲解设计到导学案的第一课时(即集中识词课)。通过几个单元的集中识词课之后,我们发现学生对单词的读音存在的问题不大。相反,学生对于语法掌握普遍不好,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所以我们将语法集中在第一课时,随后在每一课时再反复出现,反复强调。降低语法的难度,增加语法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

3、对于英语课的几种课型有了初步的模型,并确保每位任课教师基本成型。组内教师四人在学校的几轮教学检查后,确立为优秀及合格教师。有两位老师暂时为不合格教师。在接下来的备课组活动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课堂评价的更高标准。

4、导学案设计达到合格,并进一步达到完善。针对七年级学生及教材的特点,我们设计实用及有效的导学案,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与完善。目前基本上有我们小组的特点,比较适合起点较低的亲爱年级学生。

5、注重集体备课的实效性:集体备课提前一周,由一人主备,形成完整学案后,在备课组集中活动时间时,备课组成员共同商议,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主备教师根据教师意见进行复备;备课组在集中研讨形成定稿,由备课组长审核签字,再由学科主任签字印刷。鼓励教师根据个人专长,学生特点形成个案。注重导学案在设计上突出层递性和实用性。

6、及时组织本组成员听课和评课,每次听课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讨。及时反思、查找不足,更快地提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教材分析:本单元把平移、旋转与对称轴等图形的变换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首先呈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现象;其次,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掌握图形变换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再次,重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习内容: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以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难点和关键:

1.重点:(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2)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4)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难点:(1)初步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培养。(2)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3)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图形。

3.关键:(1)要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2)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为学生所创造的动手操作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加强“做中学”。

课时安排:11课时。

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

七年级数学教案

2.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重点:理解的意义,理解的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的一致性.

难点:多重符号的化简.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二、师生共同研究的定义。

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符号不同,一正一负;数字相同.

像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它们互为,如+5与。

应点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这样我们也可以说,在数轴上的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互为.这个概念很重要,它帮助我们直观地看出的意义,所以有的书上又称它为的几何意义.

3.0的是0.

这是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这是等于它本身的的数.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1)分别写出9与-7的;。

例1由学生完成.

在学习有理数时我们就指出字母可以表示一切有理数,那么数a的如何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例1,自己得出结论:

数a的是-a,即在一个数前面加上一个负号即是它的。

1.当a=7时,-a=-7,7的是-7;。

2.当-5时,-a=-(-5),读作“-5的”,-5的是5,因此,-(-5)=5.

3.当a=0时,-a=-0,0的是0,因此,-0=0.

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8)表示-8的;-(+4)表示+4的`;。

例2简化-(+3),-(-4),+(-6),+(+5)的符号.

能自己总结出简化符号的规律吗?

括号外的符号与括号内的符号同号,则简化符号后的数是正数;括号内、外的符号是异号,则简化符号后的数是负数.

课堂练习。

1.填空:

(1)+1.3的是______;(2)-3的是______;。

(5)-(+4)是______的;(6)-(-7)是______的。

2.简化下列各数的符号:

-(+8),+(-9),-(-6),-(+7),+(+5).

3.下列两对数中,哪些是相等的数?哪对互为?

-(-8)与+(-8);-(+8)与+(-8).

四、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是理解的定义——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二是求a的;三是简化多重符号的问题.

五、作业。

1.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

2.在数轴上标出2,-4.5,0各数与它们的。

3.填空:

(1)-1.6是______的,______的是-0.2.

4.化简下列各数:

5.填空:

(3)如果-x=-6,那么x=______;(4)如果-x=9,那么x=______.

教学过程是以《教学大纲》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等规定的精神,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征而设计的由于内容较为简单,经过教师适当引导,便可使学生充分参与认知过程.由于“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的联系较为直接,在教学中则着力引导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过程.

探究活动。

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将a,-a,b,-b,1,-1用“”号排列出来.

分析:由图看出,a1,-1。

解:在数轴上画出表示-a、-b的点:

由图看出:-a-1。

点评:通过数轴,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排列三个以上数的大小顺序,经常是解这一类问题的最快捷,准确的方法.

七年级数学教案

用数学语言概括运算性质、

(三)解决办法

增强对三种运算性质的理解,并运用对比的方法强化训练以达到准确地区分、

一课时、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3、通过举例来说明积的乘方性质应如何正确使用,师生共练以达到熟练掌握、

4、多种题型的设计,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该性质、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及其较灵活地运用、

(二)整体感知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这两个寨的运算性质,请同学们通过完成一组练习,来回顾一下这两个性质:

填空:

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本学期,根据历史学科实际和学校工作安排的要求,我们初一历史本备课组所有成员一如既往认真工作,搞好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课外辅导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地完成,本着“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调整,在调整中进步”的原则,现对本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初一8个班共配备了2名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备课组成员均做到了按学校教学纪律要求认真完成常规教学,未出现迟到、旷教、不备课上讲台的情况。备课组所有教师都能较好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任务,学生满意率很好。

二、备课情况。这一学期来我们时刻坚持集体协作的思想,从本学期第一周开始到学期末,均能坚持每周一上午午第一二节课的集体备课,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讨论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尤其是在教学最后一阶段时能很好的制定复习计划,编写复习提纲、练习资料、专题复习材料,使得初一教学工作能正常有序的进行,提高了学生复习的效率,兼顾了减负和增效。

另外我们致力于发扬团队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考查”。做到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研究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根据本届初一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计划。把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补缺补差工作。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重点抓如何去“备学生”,如何去“备课堂”和怎样去“备教学方法”,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戒形式主义,克服更多的走过场。期中考试后,我们认真分析试卷及自己所教班级的考试情况,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对以后的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组织听课,集体交流中将存在的优点缺点反馈给各位教师,促进了教学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初一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分析学科知识与社会热点、掌握知识与解题能力有机结合方面仍有待提高。

四、努力方向。更好更严格地抓好备课组建设,特别是从备课组成员的思想入手,要不满足于现状,做到精益求精。强化对课程改革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以及有关资料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强化备课组内的教研、讨论气氛,通过讨论、交流,使备课组成员的知识、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总之,一学年来我们初一2位老师都在竭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且大胆推陈出新,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以后的学年里,我们备课组将始终坚持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不断创新,将工作做得更好,为明天的辉煌再做贡献!

七年级数学教案

本课(节)课题3.1认识直棱柱第1课时/共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

1、了解多面体、直棱柱的有关概念.

2、会认直棱柱的侧棱、侧面、底面.。

3、了解直棱柱的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侧面是长方形(含正方形)等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直棱柱的有关概念.

教学难点:本节的例题描述一个物体的形状,把它看成怎样的两个几何体的组合,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内容与环节预设、简明设计意图二度备课(即时反思与纠正)。

析: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更多的答案。

师:(继续补充)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像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美国的迪思尼乐园、德国的古堡风光,中国北京的西客站,它们也是由不同的立体图形组成的;那么立体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广泛的应用呢?瞧,食物中的冰激凌、樱桃、端午节的粽子等。

1.多面体、棱、顶点概念:

2.合作交流。

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何体。

学生活动:(让学生从中闭眼摸出某些几何体,边摸边用语言描。

述其特征。)。

师:同学们再讨论一下,能否把自己的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

说明: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师:请大家找出与长方体,立方体类似的物体或模型。

析:举出实例。(找出区别)。

师:(总结)棱柱分为之直棱柱和斜棱柱。(根据其侧棱与底面是否垂直)根据底面多边形的边数而分为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直棱柱有以下特征:

有上、下两个底面,底面是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而且彼此全等;

侧面都是长方形含正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直四棱柱。

3.反馈巩固。

完成“做一做”

析:由第(3)小题可以得到:

直棱柱的'相邻两条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4.学以至用。

出示例题。(先请学生单独考虑,再作讲解)。

析:引导学生着重观察首饰盒的侧面是什么图形,上底面是什么图形,然后与直棱柱的特征作比较。(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最后完成例题中的“想一想”

5.巩固练习(学生练习)。

完成“课内练习”

师: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哪些地方比较难学呢?

合作交流后得到:重点直棱柱的有关概念。

直棱柱有以下特征:

有上、下两个底面,底面是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而且彼此全等;

侧面都是长方形含正方形。

例题中的把首饰盒看成是由两个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的组合,或着是两个直四棱柱的组合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点比较难。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或设计作业本及课时特训。

七年级数学教案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难点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重要基础.

1、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异同点

相同点:二者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左、右两边都是整式.

不同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相等关系.

(3)同方程类似,我们把或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步骤相同,二者都是经过变形,把左边变成,右边变为一个常数.

注意:(1)解方程的移项法则对解不等式同样适用.

三、教法建议

七年级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通过探究,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学习重点: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

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讲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

问题1:“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

二.探究理解解决问题。

问题2:(教科书第4页例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2)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六个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美国―6.4%,德国1.3%,

法国―2.4%,英国―3.5%,

意大利0.2%,中国7.5%.

三.巩固练习。

从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

在学生的讨论中简单介绍分类的数学思想先不要给出有理数的概念.

在例题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题中的含义,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哪个用负数表示.

通过问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

四.阅读思考1页。

(教科书第8页)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问题:1.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还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

五.小结。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六.应用与拓展。

1.必做题:

教科书5页习题4.5.:6.7.8题。

2.选做题。

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七年级数学教案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公式。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