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 乡村振兴专干事迹材料(实用20篇)

乡村振兴专干事迹材料(实用20篇)

时间: 作者:温柔雨

事迹材料是一种通过讲述个人或团体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具体事迹,来展现其实践能力和成长经验的文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三年坚守,她用知识和爱心耕耘着70多名孩子的未来。高原之巅,她用热情和青春守护着“高原花朵”的成长。在海拔1800多米的湖北恩施鹤峰县中营乡,有所高原小学。三年前,大学毕业不久的小丽来到这里。犹如一朵雪莲花,她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快乐、为落后的高原小学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20xx年8月的一天,鹤峰县已经很冷,小丽穿过蜿蜒的山路,来到小学报到。

“哇,是个女老师,好漂亮啊!”孩子们挤在她的办公室门口,探着头,用惊奇和欣喜的眼神望着这位新来的老师。

“我是学校唯一的女教师,也是和学生年龄悬殊最小的老师,孩子们都很欢迎我。”小丽告诉记者,在她来之前,学校只有7名男老师,平均年龄54岁。

除了是高原小学的第一位女教师之外,小丽还为学校带来了其他“第一”:孩子们第一次开口说普通话、第一次上了英语课、第一次站上了舞台、第一次吃上了免费午餐、学校举办了第一个“六一联欢会”、有了第一个澡堂……小丽的到来,给高原小学带来了新气象。

在学校,小丽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带一个年级的语文、四个年级的英语和全校的音乐课,还兼任了少先队辅导员和女生寝室管理员。

“邓老师上的课我们都很喜欢!”孩子们争着讲他们在课堂上的“英雄事迹”。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课上,小丽组织演讲比赛、故事会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课下,她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和孩子们一起游戏。

昔日性格孤僻的山里娃,如今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大方地表演。乡亲们说,是邓老师把爱和快乐的种子种在了娃儿们的心里,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和未来。

小丽的到来,为寂寞的鹤峰高原带来了活力。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来到高原小学之前,小丽在武汉有一份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工作,令不少人艳羡不已。然而,一心想做一名“纯粹”老师的小丽,毅然决然辞掉工作回乡支教,并且主动申请来到了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中营乡高原小学。

“我也动摇过。”小丽坦承,初到时,面对艰苦环境和难熬的孤独,她有过后悔。然而,看到孩子们淳朴的笑脸、渴望的眼睛,小丽最终坚定地留了下来,并用更多的爱温暖着孩子们。

在小丽的学生中,有一对聋哑兄弟,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从小被寄放在学校。没有学过特殊教育的小丽,让兄弟俩捏住她的嗓子感受震动,用夸张的口型、自创的手语、纸条跟他们交流。在悉心培养下,聋哑兄弟的成绩从20多分提高到70多分、80多分。

小丽还特别设计了“我和你们在一起”的手语。当聋哑兄弟哭着想妈妈的时候,当他们孤立无助的时候,当他们缺乏信心的时候,小丽都伸出双手告诉他们:“我和你们在一起!”

在严寒的冬天,小丽第一个起床,到教室升火炉,挨个叫孩子们起床。她亲手给学生洗澡,“希望把她们洗得水灵灵的”。在小丽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高原上的花朵,只要用心呵护,他们就能开放生命的娇艳。

20xx年5月,小丽考入正式教师编制,可提前结束资教生身份,分配到中心学校。但孩子们的眼泪和被需要的幸福感,让小丽又回到了高原小学。

“你们放心学习,老师不会走。”小丽对每个孩子都这样说。今年30岁的小丽还没有男朋友。追她的不在少数,但都被她拒绝了。小丽说,首先要支持她的工作,否则不予考虑。“也有人说支持我,但能一辈子吗?”小丽没有信心。谈到资教期满后的去留问题,小丽很坚定:“上面派人下来接班,我才能走,如果没人来,我就不能走。”

小丽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但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多伟大。她说,她只是想找份有幸福感的工作,山里孩子需要她,被需要就是一种幸福。

当她生病躺在宿舍,聋哑兄弟向她做出“我们和你在一起”的手势时,小丽是幸福的;当曾经自闭的两位女孩儿为她自编、自唱、自跳《邓老师活泼之歌》,作为献给她的生日礼物时,小丽是幸福的。

乡村振兴专干事迹材料

时x,男,198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王西章镇西洨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xx年“两委”换届时当选,换届以后,他牢固树立起“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将党建工作与日常村务相结合,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开展。

作为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他迅速转换角色、进入状态,带领村“两委”干部积极落实“开门一件事”,以最快速度、最好氛围、最佳状态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以实际行动攻坚克难,迅速打开西洨洋村换届新局面。

抓党建、提服务、惠民生。上任后,他先从阵地建设入手,整修村委会院内水井及变压器,修建“为人民服务”党建文化墙,打造90平米高标准党员活动室,增添党员桌牌、电子屏、音箱等硬件设施,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带动党员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及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村民代表考勤制管理,党员群众的归属感增强,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组织阵地在建强,党员干部管理逐步完善,下一步就是变管理为服务。坚持坐班制,搭建村民议事厅,收集村情民意,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积极推进“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落实“两会一团”工作机制,建立《村规民约》,完善修订《红白理事会章程》,“三治融合”基层治理实践在西洨洋村深入推行,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和谐善治水平不断提升,为美丽乡村建设夯实基础。

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拆除危旧房屋及私搭乱建6处,治理坑塘1个,安装200余平米围挡及5个垃圾点监控,清理小广告50余处,清运垃圾587方,粉刷主街道外墙3000余平米,绘制文化墙5幅,修建小花园1个,全村卫生厕所率达90%,气代煤改造率93%,村级综合服务站功能优化,实现了小事不出门,人居环境有了质的变化,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立足于乡村振兴,他一方面带领“两委”干部对集体资产资源全面摸排,重新发包,使集体经济增收1万余元;另一方面,通过外出观摩学习,引导发展特色种植,鼓励承包大户实验性种植药材150余亩、蔬菜100余亩,建姜窖2个,计划种植生姜30余亩,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村民致富。

同时,他还积极谋划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进土地股份化,帮助农民致富、村集体增收;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中药材、生姜、露天蔬菜等特色种植,开辟产业发展新路径;同有关企业开展有偿服务合作,在为农户提供化肥、农药、种子销售等便利服务的同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争取落实惠民超市建设项目,实现村集体直接增收。

“我做好了迎接考验、战胜困难的准备,一定会同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甘共苦、攻坚克难,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这是时x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心中所想,也是他对西洨洋村全体村民的一份承诺。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2016年4月10日,受市委办指派,小刘来到了省定贫困村——xx县xxx族乡xx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四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瑶乡、甘于奉献,唱响了一曲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雄浑乐章,让村民们收获了脱贫奔康的成果:目前,xx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收入由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至39万元,实现从贫困村向小康村、从“后进村”向“后劲村”、从产业空心村向网红打卡地的蜕变。

得知被派驻xx村时,小刘既兴奋又焦急。市委要求将xx村打造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作表率。这就意味着,xx村的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出新、出彩。作为军转干部的他深感重任在肩,心里暗暗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不拔穷根不摘穷帽绝不收兵!

要改变贫困,先改变自己。从机关到乡村,扎下根来,才能把“两条心”变成“一条心”。白天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晚上熬夜归整扶贫资料,一到xx村,小刘就忙活开了。

初来乍到,有些村民对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猜想小刘是不是来“镀金”的。但小刘决心以真心赢民心,凝聚脱贫攻坚向心力。周一到周五,吃、住、工作都在村里的工作模式,让他很快就融入了xx村。他主动深入村民家中,嘘寒问暖拉家常,了解村民们的家庭成员和收入情况、致贫原因等,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35户153人,无劳动能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共寻致富良策,与贫困户同劳动。四年来,小刘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xx村贫困群众筹措扶贫慈善款和物资共计100余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300多人次。最让村民们感动的是,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刘始终同村党员干部奋战在防疫一线,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甘当守护者。

小刘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xx村村民。如今,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内生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治穷要治根。产业扶贫是铲除穷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xx村是xx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难以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这张牌,最大限度地将现有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现实财富?小刘认为,产业扶贫只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效稳定脱贫。

在实际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小刘与村“两委”班子一道谋思路、出主意,找准产业兴村突破口。他立足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位出租、竹制品加工等。另外,小刘还为xx村争取到了韶新高速的一个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称他这是为xx人民做了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小刘还通过建立致富带头人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对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通电商、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一道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帮助xx村和贫困户形成了“造血”功能、走上长效、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小刘以省、市、县《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实施方案》为指导,突出重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体系引领xx村党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针对xx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较多、经常性教育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xx村党员之家”微信群,在群里及时发布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的党员搭建起一个学习教育的便捷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注重发展培养党员,近三年来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岁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注重以制度管理党务村务,着力解决班子“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基层党组织建设,xx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建促和谐,如今的xx村各项社会事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该村也先后荣获了“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小刘坚信,在党建的引领下,xx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如今的xx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劲头更足了。

xx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小刘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21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小刘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乡村振兴专干事迹材料

2014年,吕xx创办xx麻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从农副产品的生产种植、到最终设计销售。产品涵盖了新鲜水果、米面粮油、时令鲜蔬、农副加工、禽畜肉蛋等品类。

吕xx积极响应上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号召,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岗前技术培训,灵活安排打包、称重、发货等帮扶岗位。解决一些年龄较大、腿脚不便等贫困家庭增加收入。

公司以“电商+农业”的模式,结合武邑县实际情况,引导农户种植小米、水蜜桃、朝天椒、红枣等经济作物,践行新零售模式,让直播带货给农产品增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2020年公司开拓抖音、快手达人带货模式,在疫情影响下,销售额不降反增,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98。77万元,提供就业312人。

通过企业良好的示范效果,给农户提供技术帮扶、为特色农产品制定销售方案、主动解决滞销农产品的销售问题等;为贫困户和残疾等农村弱劳动力者提供工作岗位,直接带动100户贫困户脱贫,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近年来公司主营品牌“邑禾园”被评为“中国电商行业畅销品牌”、“中国自主创新品牌”,在2021年产品被xx广播电视台评为“冀有好物”。

吕xx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多次被新华网、腾讯网等媒体采访报道。多年的电商从业经历让吕xx对农村电商有了更多的思考。2019年与xx日报的记者方素菊共同写了一篇文章:“对症下药破解农村电商发展瓶颈”文章详细介绍了农产品电商销售的一些难题,也给出了答案。这篇文章也是被新华网、腾讯网等纷纷转载。

吕xx先后被评为“青年创业先锋”、“全县优秀共产党员”、“武邑县风尚人物”等,并当选武邑县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

2015年9月份当选武邑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并兼任武邑县大紫塔乡电商办科员至今,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和创业几年的积累,积极配合政府进行电商返乡创业培训,免费培训学员573人,立志将更多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搬上互联网。

试验种植了1000颗优质冬枣品种“嘎嘣脆”红枣,日前在互联网预售价格已超过1元/个,相当于30多元一斤,远远高于5元每斤的普通红枣市场售价。引入xx省农科院谷物研究所优质谷物品种,为合作社提供种、产、销一体化服务。

借助自己在电商行业的优势,主动解决县域农产品滞销问题,缓解了农民种植压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产业示范效果明显。

乡村振兴专干事迹材料

小张庄社区,沂源县鲁村镇的一个农村社区,社区年收入达60余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说出这组数字,用不了1分钟时间,可干出这组数字,小张庄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xx用了3年。

“我们社区是一年一个新变化,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对于社区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基层干部的辛苦程度,决定了普通百姓的幸福指数。小张庄社区的变化,得益于社区有位敢想敢干的好书记刘xx。

近年来,在刘xx的带领下,小张庄社区先后荣获“淄博时代先锋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社区”“美丽乡村”“沂源先锋基层党组织”“优秀村”“先进村”“红旗村”等荣誉称号。

20xx年11月,刘xx当选为小张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后第一件事,他就瞅准村里的症结所在,重新丈量土地,给老百姓一个公正的说法,让老百姓吃上定心丸。

可土地均分不是小事,关系着村民的切身利益。为此,他带领村两委成员进行土地摸底。

提起土地均分摸底时的情景,村民老李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那是寒冬腊月的天气,我们早上5点准时集合,顶着雪花,到田野里丈量土地,刘书记走在前边,我看到他因为统筹安排许多事项,忙得竟然没有穿袜子,雪花落进棉鞋里,迅速融化,等到休息的时候,他的鞋子竟然冒着热气,也不觉得冷。”

不惧严寒不畏困难,刘xx统筹规划各片土地,排解种种不安定因素,前后仅仅用了短短半月的时间;随后,带领党员、村干部同心协力将村内1984年以来从未变更过的土地进行收回重新分配,人均分得8分土地(分地前每口人6分)。占地后口粮田全村均分竟然越分越多了,成了村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一件趣事。

土地调整,容易引起集体上访和聚众闹事事件,许多村庄因为这个原因,只敢想不敢动,可刘xx刚上任就将这个难题攻克了,在小张庄村土地调整期间,没有上访更没有动乱,如此安定的原因主要是小张庄分地前的摸底调查工作做得充分扎实。全村20xx余亩土地,摸底、丈量、抓号、认地、到户、认可,历时15天,无上访、无纠纷、无异议,安定平稳的将土地均分到户,得到镇领导一致好评、村民的积极拥护。为此,许多乡镇来小张庄学习分地经验,刘xx都倾囊相授。

地分完了,还有部分占地补偿款需要均分,刘xx借分款机遇,将村民欠村集体的60万元承包欠款进行扣回,依法依规将全村土地和扣回的这部分资金按人口进行了重新分配。

任职3年期间,他将占地补偿款发放到户,人均每年分款800元,公平公正累计分款共计400余万元,分地分款期间从未引发矛盾纠纷和上访事件。

刘xx经常说,村民信任就要勇于担当,干大事就不怕得罪人。他任职后,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转变了小张庄村两委的工作态度,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催着干”“推着干”为“争着干”“比着干”。

20xx年2月,着眼从根本上整治转化软弱涣散村,鲁村镇党委按照“先进带后进”的思路,选任刘xx兼任临近村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庄村曾是有名的“乱村”,班子闹别扭,工作推不动,上访频繁。到杨庄村跨村任职后,经过认真分析梳理,他认为“低保不公”是该村最棘手、也是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为此,组织村两委立即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依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取消违规低保户18户,新增符合条件的5户,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也为能在杨庄村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若不积极推进,容易形成工作堆积,工作进度停滞不前,为了改进闲散推诿现象,他精减了村组长,杨庄片区的8个小组长精减成2个,原来8个人的工作两个人去干,进度反而快了。

为彻底改善杨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又积极争取镇级“一事一议”民生资金8万元,为杨庄配套完善自来水设施,解决了村内180余户村民吃水难问题;与移动公司合作,通过共享公司电源线路,解决了村内用电问题;争取上级帮扶资金,硬化村内连户路和上坡生产路2万余米,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切实提升了杨庄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20xx年,小张庄杨庄合并为小张庄社区,刘xx当选为小张庄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社区富了、美了,才能让外边的人走进来,让走出去的人回来。

刘xx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五化”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修建配套大口井2处、水池11个、大桥2座,进行自来水改造,新建净化水厂1处,让社区居民喝上免费的净化水。美化了路边环境,建花池栽植特色苗木月季10余亩,形成花园式社区,支部领办创建新阳合作社,栽植大樱桃等320亩,水肥一体化配套,实行分红制,让村集体增收提高村民收入,受到一致好评。

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也就顺势得到实惠。

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刘xx先后对1000余亩社区集体“四荒”土地和闲置土地进行重新发包租赁或招商引资,20xx年,小张庄村“两委”把位于东北岭的荒地约700亩,流转给沂源暖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农光互补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年实现社区集体增收40余万元,切实增加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促进了集体增收和快速发展。南山、西头闲置土地600余亩分别流转给万利、通和等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给农户每亩地800-1000元的土地流转费,闲置劳力再去合作社打工赚钱,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让农民的土地由荒草慢坡变成良田,长出颗颗金果实。

20xx年,合并后的小张庄社区集体出资,建设沂源新阳果蔬专业合作社、沂源泰阳果蔬专业合作社。要想的到长期受益,就得先投资,自20xx年2月起,合作社投资280余万元,完成荒山地平整200余亩、整穴10000多个,栽植了以梅枣为主要品种的大樱桃4000余株、晚黄金3000余株,下一步还将栽植猕猴桃3000余株。

预计20xx年,农庄果品进入盛果期后,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0余万元,带动本社区及周边村户均增收1万余元。

在合作社的经营运作方面,他们主要按照现代农业园的最新模式、最新技术、最高标准,建设大樱桃、晚黄金桃、猕猴桃等高效果品种植园,同时将旅游理念贯穿庄园建设始终,处处体现旅游元素,打造成集农业示范、观光采摘、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区。

敢想敢干、雷厉风行,刘xx带着小张庄社区的百姓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他本人也当选为沂源县人大代表,评为淄博市有担当有作为村书记。

刘xx介绍,下一步,他们要立足于小张庄社区发展优势,将实行社区改造,把老宅基地集中复垦,发展高效农业,增加村集体收入,继续抓好招商引资,让环保工业驻社区办厂工作,集中建设水果示范园1处、集贸市场、水果批发市场1处。在社区实施旱厕改造、自来水改造工程,修建老年幸福院2处,并计划整合社区内800余亩土地建成节能管网灌溉农田,发展高效农业,让社区民种地挣钱不出社区,共同建设美丽幸福和谐美好新社区。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李xx,男,1976年12月9日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范庄镇南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李xx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期间多次受到嘉奖,还被评为优秀士兵,由于表现突出,1996年3月在部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退役后,回到家乡,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梨果储藏销售业,并创办赵县鹏承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带领群众探索梨果科学种植方法,打开销售市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20xx年,李xx开始担任南庄村支部委员兼村委会副主任,他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记于心,热心村内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0xx年换届当选为南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后,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人作风,带领村“两委”干部,敢干事、干实事,凡事都争先进、创一流。李xx深知,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村“两委”干部不仅要在田间地头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所需所想,还要有知识、有能力、有眼界,才能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他带领村“两委”干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性,注重学习政策文件,借鉴先进经验,确保每一项任务落实有力、方向准确。南庄村“两委”班子已经成为了一支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坚强队伍。

南庄村地理位置优越,定浚线(g515)和回新线穿村而过,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乡村创建中,针对村内私搭乱建这一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李xx迎难而上,带领村“两委”干部认真筹谋,同群众摆事实、讲道理、宣政策、解难题,共拆除村内私搭乱建30余处,拆除断壁残垣3处,拆除广告牌80余个,清理墙体广告1300平方,绘制宣传画130平方,宣传标语14条,安装、维修路灯300余根,原本拥挤杂乱的街道变得宽敞、整洁、明亮,大大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村内老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

南庄村在90年代是全县的富裕村,现在已经大不如前。看着那些发展快的村庄越来越好,李xx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为此,带领群众致富成了他长久以来的心愿。李xx响应号召,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赵县鹏承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带领群众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拓展销售市场、创建特有品牌,提高农户收益,同时激活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另外,通过组织召开乡贤议事会,广开思路,向上问计,依托南庄村2800亩千年古树群,逐步开展古梨树品牌打造,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内容,进一步拓展群众增收渠道。现有古梨树承包到户合同20xx年到期,村“两委”班子成员超前谋划,积极征求承包户意见,为下一步加快发展争取力量支持。

在李xx眼里,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引领,有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只要踏踏实实,认准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打赢翻身仗,帮助南庄村重现昔日辉煌。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xx,男,1971年10月出生,大专文化程度,20xx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xx年12月至今任百子庵村党总支书记。百子庵村在他的带领下多次受到市、镇表彰,个人也多次被评为市、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谈到乡村振兴建设的翻天覆地变化,也许百子庵村的村民感受最深。怡雅新区造型别致的楼群别墅、绿树成荫的乡间道路、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工业企业以及村民们一张张纯朴、幸福的笑脸,无不向你尽情展示着乡村振兴建设的丰硕成果。这些成果,都是在该村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xx就是这个团队的领头雁。

xx自20xx年担任总支书记以来,从各项活动方案的制定到每年党费的收缴,他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工作。为了能更好地胜任各项工作,他不断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中他认真做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并努力将所学到的理念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实际中。深入的学习,使他政治理论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组织村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都能着眼大局,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增强了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时时处处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开展什么活动,他都能行在前,走在先,努力起到好的表率作用。他以村为家,为了百子庵村乡村振兴建设,为了改变百子庵村的村容村貌。他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就在这些平凡的小事里,他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xx结合本村地势高朗无遮蔽,湖泊众多取水近的实际,花费了很大精力成功引进了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水稻制种产业。面对群众半信半疑的态度,他多次找到党员种田能手孙文霞和刘吉祥交谈商讨,由他们牵头负责成立了霞松制种合作社,他动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广大村民积极加入合作社,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就有253户村民入社,他还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排除各种阻力为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合作社当年亩均收入达20xx多元,每亩增收1000多元。这在全村群众中“炸开了锅”,先后又有15户农户加入到制种合作社。xx趁热打铁,深入群众家中帮农户算经济账、风险账,以身边的例子和切身感受动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他又成功引进1家虾稻连作合作社,流转土地150亩,入户农户16户。他还组织村民代表和种田能手到外地参观学习,引进了颇有前景的绿色水稻种植模式----鸭蛙稻再生水稻。他多次与市农业推广中心专家联系,在市农业推广中心专家的指导下,20xx年鸭蛙稻再生水稻种植首次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专家、农户、消费者的认可。入社农户168户,基地面积1200亩,一季双收可让种植农户每亩比常规稻增收1200元。在镇委镇政府“工业兴镇”的总要求下,xx一次又一次北上南下进行招商引资,对外地客商宣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先后引进了轩阳石材、万富食品、兴红森化等6家企业。目前,这几家企业经营状况良好,20xx年完成工业营业额1亿多元,实现利税600多万元,且年年增长20%以。这些企业的入驻投产,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10多万元。

xx抓住高基庙镇建设中心村庄的大好机遇,积极盘活闲置的荒坡荒地,大魄力大手笔支持高基庙镇怡雅新区项目工程建设。他白天跑发改局、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设计院等相关部门,忙着办理一系列批复手续和过程设计工作,晚上深入几个拆迁农户,苦口婆心做工作,在他三番五次软磨硬泡下,几个拆迁户终于与村委签订了拆迁协议。在建设过程中,他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指导、监督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了质量达到优质标准。怡雅新区计划投资1.6亿元,规划安置农户260户。怡雅新区的建设大大改变了村容村貌,还让部分贫困户通过土地出让实现搬迁扶贫,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而且还为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近年来,为了有效改变村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村民出行艰难、群众幸福指数偏低的现状,xx积极向上争取乡村振兴、便民服务中心、党员群众活动阵地建设等专项资金500多万元,投资260万元改扩建通组公路1.6公里、新修建通组公路4.6公里,投资100多万元实施了“村庄绿化、道路亮化、院落美化”三化工程,投资20万元整修了4座泵站,投资50万元高规格建起了农家书屋和文化娱乐休闲广场。这些工程的实施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村基础设施,通组公路修到了每家每户,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高。正是在xx的带动下,百子庵村乡村振兴建设才如此富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

乡村振兴专干事迹

索朗拉吉,中共党员,2019年10月26日起在岗巴县岗巴镇门德村担任乡村振兴专干至今。她的日常工作是协助村(居)“两委”抓好社会稳定、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服务群众、基层党建等工作。同众多奉献在乡村振兴事业道路上的基层工作者一样,在日常巡逻的村道上、防疫执勤的设卡点、纸笔繁忙的办公室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总是热情地穿梭在人群中。自参加工作以来,她迅速转变思想,成功地完成了从初出校门的学生到群众工作者的角色转型,总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群众事业中。

夯实政治理论,增强党性修养。思想是行动的根基和源泉,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时刻跟着党走是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她一直坚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决策的悟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作风,奋力开创新发展理念,努力落实高质量乡村发展措施,不断努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争取让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牧民充满幸福感、获得感,始终将自己融入群众圈子,同大家一道,奋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常向群众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为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她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始终抱着一颗学习之心向群众请教、向村“两委”请教。在基层的锻炼中,她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转变了思维模式,工作水平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一肩多挑,支持推进民生工程。在工作上,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踏实进取、认真谨慎、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为切实改善民生,她边学习边实践,积极配合该村集体经济项目(养羊合作社、沙场、劳务输出、生态岗位)负责人担任会计职务,日常管理账本、起草会议纪要、统计分红、收入支出、整理材料以及撰写村委工作简报、统计上报文件、搞好党建、整理精准扶贫材料等文职工作,确保了各类项目的有效运行。

预防为主,维护社会政治安全稳定。她积极配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更新综治台账,举行综治宣传号召。重要节日、敏感节点都加强值班备勤;强化扫黑除恶向持续纵深开展。特别是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她积极入户宣讲疫情防控知识并配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疏散人员聚集、关闭聚集场地。每天同村医一道给疫情期间入村人员量体温,教他(她)们正确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做好居家隔离;她积极筹备设卡点建设,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起制作防疫宣传栏并以张贴海报、宣传单以及先进模范者照片;配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给每个党员讲解《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并发放藏汉双语版的复印件。当夜空中星星闪亮之际,村庄道路上依然能看到她坚守岗位的身影。在防疫工作中,她一直坚持组织双联户、党员进行昼夜交叉巡逻,积极参与设卡点值班,并组织参与了疫情联防联控重点公安检查站、公安干警、县乡医院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工作和为武汉疫区捐款活动。

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她发现该村党建工作及部分行政工作仍较滞后,更加积极投入相关工作,在建立党支部活动室、健全工作机制上勇越建言献策,使该村党建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建设。村“两委”班子也曾夸赞道:自从她来到门德村,加强了我们村的党建工作,规范了合作社文字材料工作,她的`努力,我们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还经常开玩笑说:“她是我们村里最耀眼的星”。

回顾近四个月的工作,她深切感受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党性认识得到了加强。实践让她深刻的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乡村振兴专干工作的基础,不断学习提升是做好乡村振兴专干工作的前提,为群众办好实事是做好乡村振兴专干工作的突破口。她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科学指导实践。不骄不躁、始终如初、再接再厉地积极配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做好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她将努力为乡村振兴发展做实事、做好事,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我,充分调动个人工作积极性,压实责任,紧跟落实,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发力,始终把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做为自身工作的首要目标。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xxx来到省定贫困村龙门县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4年来,他不忘初心,记住使命,扎根瑶乡,甘于献身,唱响了新时代消除贫困和振兴乡村的雄浑乐章,给村民们带来了消除贫困的成果。目前,上东村劳动力贫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的村集体收入从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加到39万元,从贫困村到小康村,从后进村到后进村,从产业空心村到网红打卡地的变化。

得知被派往东村时,xxx兴奋焦急。市委要求将上东村建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这意味着上东村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好,还要做好新的、优秀的工作。作为军转干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里暗暗地给自己立了军令状:不拔贫穷的帽子决不接受士兵!

要想脱贫,先改变自己。从机构到乡村,只有扎根,才能把两心变成一心。白天访问贫困家庭了解情况,晚上熬夜整理扶贫资料,到了上东村,xxx忙于工作。

第一次来的时候,有些村民给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推测xxx是否来镀金。但xxx决心以真心战胜民心,凝聚消除贫困的攻势。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里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东村。他积极深入村民家,嘘寒问暖家,了解村民家庭成员和收入状况、贫困原因等,正确识别建卡贫困家庭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力贫困家庭35户153人,无劳动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地,与村民寻找财富的良策,与贫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来,xxx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上东村贫困大众筹措扶贫慈善金和物资共计一百多万元,帮助大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最令村民感动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间,xxx一直与村党员干部奋斗在防疫现场,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担当守护者。

xxx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动了上东村村民。现在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内生力进一步激发了。

治贫困要治根。产业扶贫是消除贫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大众就地就业的长期计划。

上东村是龙门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很难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卡,最大限度地将现有资源转化为现实财富?xxx认为,产业扶贫只有根据土地条件、对症疗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的扶贫。

在实际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xxx和村两委班寻求构想,提出构想,寻找产业兴村的突破口。他立足于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租赁、竹制品加工等。此外,xxx为上东村赢得韶新高速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说他为上东人民做了现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xxx通过建立财富领导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培训财富领导人,培养技术、通电商、会管理财富领导人,建立专业合作社3人。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途径,帮助上东村和贫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长期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送钱送货,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xxx指导省、市、县加强党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方案,强调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设体系引领上东村党建设,建设不去的扶贫团队。

针对上东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多、经常教育困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上东村党员之家的微信群,在小组中及时发表了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党员建立了学习教育的便利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重视发展培养党员,近3年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多岁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重视制度管理党务村务,致力于解决班级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了上东村党支部的战斗要塞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驱模范作用。党建促进和谐,现在上东村各社会事务呈现出繁荣景象。该村也相继荣获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xxx坚信,在党建的带领下,上东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现在的上东村,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东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x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21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xxx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乡村振兴专干事迹材料

20xx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刘xx来到省定贫困村龙门县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4年来,他不忘初心,记住使命,扎根瑶乡,甘于献身,唱响了新时代消除贫困和振兴乡村的雄浑乐章,给村民们带来了消除贫困的成果。目前,上东村劳动力贫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的村集体收入从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加到39万元,从贫困村到小康村,从后进村到后进村,从产业空心村到网红打卡地的变化。

得知被派往东村时,刘xx兴奋焦急。市委要求将上东村建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这意味着上东村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好,还要做好新的、优秀的工作。作为军转干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里暗暗地给自己立了军令状:不拔贫穷的帽子决不接受士兵!

要想脱贫,先改变自己。从机构到乡村,只有扎根,才能把两心变成一心。白天访问贫困家庭了解情况,晚上熬夜整理扶贫资料,到了上东村,刘xx忙于工作。

第一次来的时候,有些村民给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推测刘xx是否来镀金。但刘xx决心以真心战胜民心,凝聚消除贫困的攻势。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里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东村。他积极深入村民家,嘘寒问暖家,了解村民家庭成员和收入状况、贫困原因等,正确识别建卡贫困家庭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力贫困家庭35户153人,无劳动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地,与村民寻找财富的良策,与贫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来,刘xx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上东村贫困大众筹措扶贫慈善金和物资共计一百多万元,帮助大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最令村民感动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刘xx一直与村党员干部奋斗在防疫现场,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担当守护者。

刘xx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动了上东村村民。现在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内生力进一步激发了。

治贫困要治根。产业扶贫是消除贫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大众就地就业的长期计划。

上东村是龙门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很难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卡,最大限度地将现有资源转化为现实财富?刘xx认为,产业扶贫只有根据土地条件、对症疗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的扶贫。

在实际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刘xx和村两委班寻求构想,提出构想,寻找产业兴村的突破口。他立足于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租赁、竹制品加工等。此外,刘xx为上东村赢得韶新高速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说他为上东人民做了现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刘xx通过建立财富领导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培训财富领导人,培养技术、通电商、会管理财富领导人,建立专业合作社3人。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途径,帮助上东村和贫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长期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送钱送货,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刘xx指导省、市、县加强党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方案,强调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设体系引领上东村党建设,建设不去的扶贫团队。

针对上东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多、经常教育困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上东村党员之家的微信群,在小组中及时发表了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党员建立了学习教育的便利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重视发展培养党员,近3年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多岁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重视制度管理党务村务,致力于解决班级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了上东村党支部的战斗要塞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驱模范作用。党建促进和谐,现在上东村各社会事务呈现出繁荣景象。该村也相继荣获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刘xx坚信,在党建的带领下,上东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现在的上东村,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东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刘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21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刘xx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他是一名中共党员,生在温州,学在温州,地地道道的温州人。在创业的路上既是探索者又是创业导师,既是民营企业主又是最美志愿者。在校期间,小陈获得国家省市校级荣誉百余项,斩获多项比赛的冠军,数次获得“工作积极分子”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小陈同学自2018年进入大学后,开始接触创业。2019年成立自己的公司,大学四年期间,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多项创业荣誉,共被中国日报网、中国网、国际商报、消费日报、青年时报、温州日报、温州商报媒体报道30余次。在2020年年初,又被温州电视台《非常创客》做专栏报道,其中菁齿荟入选温州大学创业课案例。同时,又变身为为省创业指导师,孵化超过140个项目,并且获得“互联网+”全国金奖和银奖和“挑战杯”全国金奖,为创业团队拿到总共600万的融资资金。在创业的旅途中小陈牢记党员身份,为河南水灾调动两万多物资,在温州再次出现疫情时协助核酸1600余人。

小陈的父亲陈学飞8岁开始种地,11岁随叔公外出打工,16岁在外地开始经营小糖果店面,首年经营收入2万元(1990年),后回家从事瑞安的汽摩配行业。他的母亲12岁开始成为纺织女工,赚取生活费。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年纪较小时就开始打工和创业,他们认为孩子就应该靠自己努力去闯去拼。2018年小陈考入温州理工学院,父亲在学校附近高速路口将其放下,天高任鸟飞,小陈的大学旅程就从这个高速路口启程了。

进入大学后,书本费、学杂费等所有生活费用都是由他自己承担,这一下子就让小陈吃不消了。他当时全身上下就只有家里长辈祝贺考上大学的红包钱。交完全部费用,身上就仅剩四百多元。大概是缘分,小陈从学长处了解到学校里有创业团队在招人,于是将学校创业园的工作室都“拜访”了一遍。最终找到了电话外呼的兼职。他说:“做啥都比饿死好!”电话外呼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被嘲骂,被敷衍是“家常便饭”。辛苦一个月后,小陈收入了582.6元,远不能解决目前问题,于是他放弃了这份工作。

班主任廖老师在了解到小陈的情况之后,发现他计算机课成绩优异,并且高考有关科目满分,于是就给他介绍了一份家教工作。当时一节课的工资是300元,但是要求小陈把学生成绩提升到90分。三个星期,一个星期两节课,成功将学生成绩从60分提升到了模拟考90分,最终高考成绩94分。这1800元的家教费用给予了他一个极大的缓冲。

2019年1月,小陈发现不少同学都在大学城考驾照,商业性质敏锐的他对这个行业开始产生兴趣。后来打听到创业园工作室里,有学长在做这个项目,于是小陈就开始上门拜访。学长给他讲了很多行业的内幕和痛点,如温州学车要八千元到一万元,而宁波杭州只要四千多,东北地区更是一千多两千多就可以学车。不仅如此,教练可能收红包、故意刷学员学时等等赚取额外收费。学长当时的讲解一下子打动了小陈,项目的理念深深地记在小陈的心上。就这样小陈加入了iu学车的创业团队,不知不觉在学校氛围、在学长学姐的引导下开始了创业。

iu学车当时重塑了大学生与教练之间的信任问题,以优质的服务,如当时率先推出的接送服务、客服服务等等快速打开市场。同时通过对赌协议,使得学车价格从社会生的八千多下降到五千五百元,没有任何其他额外收费。同时扎根大学生社群,融入大学生,关系亲密,逐渐成为了大学城学生学车的首要选择。通过多次项目升级,iu学车首年流水达到了800万元,服务一千五百多名学生。

机缘巧合下,小陈跟随创业导师孙仁义,一起创办项目菁齿荟。菁齿荟在“互联网+”模式时期,没有让国家多一家医院多培养一个医生,不需要去医院排队,帮助3889人高质量完成口腔问题,并累计节约顾客201.8万元的费用节约。在2019年下半年,转为新零售模式,截止至今已拥有4家直营诊所,签约超过109位医生,拥有200多位口腔预防宣传员,举办义诊40场,口腔宣讲20场,向超过一万人宣传口腔知识。在菁齿荟中,小陈负责整个公司的品宣工作,并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拿了当时温州绝大部分的创业比赛荣誉,也拿到了省一等奖国家一等奖,之后又收到商务局邀请,代表温州市斩获之江创客2019全球电子商务创业创业大赛浙中赛区的省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期间他的项目共被中国日报网、中国网、国际商报、消费日报、青年时报、温州日报、温州商报媒体报道24次。在2020年年初,又被温州电视台《非常创客》做专栏报道,并且菁齿荟入选温州大学创业课案例。

在菁齿荟的日子里,小陈快人一步进入整个温州的创业圈子。在别人还在大学城里越陷越深的时候,小陈已经在团委、人社等单位的帮助下认识了各行各业优秀的前辈和导师。各个对小陈帮助极大,无论是在格局还是未来方向上都清晰很多。

2020年,小陈回到校园内的团队,接手了iu学车项目。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各行各业都受到很大冲击,驾培行业首当其冲,大半年未曾营业,整个的运营情况特别糟糕。一方面要对之前的学员安排好,又要在生活上对目前无法工作的教练们进行补贴。

在创业学院王院长的指点下,iu学车拿着早些年积攒下来的钱开始转型做研发,成为驾培设备的供应商。结合学院的vr和ar技术以及汽车工程专业在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方面的技术,研发虚拟仿真驾驶舱和智能教练。

小陈目前已经成为省创业指导师,syb创业指导师联合创立引力星创,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在项目孵化、落地、融资等方面做出一定贡献。成为创业导师后,小陈孵化超过140个项目,年龄最小的18周岁,最大的67周岁。孵化项目中,有“互联网+”全国金奖和银奖,也有“挑战杯”全国金奖。并为创业团队拿到总共600万的融资资金。

在创业的旅途中小陈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当河南水灾发生时,连夜调动河南周围仓库的纯净水,两万多物资连夜进入河南。在温州再次出现疫情时,他积极奔赴防疫一线,协助核酸1600余人。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小白,现任佛山市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委农办、区扶贫办专职副主任,20xx年6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授予“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小白1993年入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成为国土与房地产开发管理专业的第一批学生。大学期间,他担任班长,也加入了学生会。“在仲恺校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老师们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师们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在生活上又很亲切,对我们很关心,还经常跟我们一起打羽毛球、打排球,我们管理学院书记李锡儒老师当时就住在学校里面,经常带我们去他家吃饭。可以说,在仲恺校园的这两年,既充实又快乐。”小白回忆起仲园的点点滴滴,还是记忆犹新。

小白在专业学习上刻苦认真,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大二期间,光荣入党。“李锡儒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多出去锻炼,做事情要多实践。”“务实做人,踏实干事”是小白做人做事的宗旨。大学期间,专业的老师常教导他们要肯吃苦耐劳、敢于创新,老师们的教导小白一直记在心里,他也养成了务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0xx年6月,小白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授予“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实际上,早在20xx年响应号召到贫困村挂职任村委副书记时,小白便与扶贫工作结缘。

20xx年,为响应党中央“东西协作”的政策,南海区与凉山州的甘洛、越西、喜德三县签订了结对帮扶框架协议,小白开始了凉山州扶贫的攻坚克难之旅。

“像是从现代社会穿越回到了原始社会,村民们的住宅分散在山上,地板是泥土,卫生环境很差”,回忆起当初入凉山州时的情形,小白仍充满感慨。当时凉山州是我国的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甘洛、喜德与越西是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的其中三个,彝族人口占大多数。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地形比较封闭,原本村民的住宅分散,小白每次走访当地居民都需要坐四至五个小时的车程,下车后,小白还要徒步走一到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各个散落的农户。

地形的封闭导致当地与外界的交流较少,思想封闭,村民文化水平低,有些村民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村民们平日仅靠手工种植玉米、荞麦等作物维持生活。有些贫困户家里只有一口锅,一把勺子,也没有区分碗筷的意识,吃饭时一家人坐在泥地板上,用手抓饭吃,这把勺子全家共用。由于当地卫生环境的较差,村民们也不讲卫生,医疗资源匮乏,导致肺结核在当地比较多发,诸多问题摆在小白等扶贫工作人员的面前,他们感到时间的紧迫和扶贫的压力。

小白觉得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变人的观念和思想。“在仲恺学经营管理时,老师一直强调,管理最重要的是激发人的内生动力,发挥人的优势。”他想让“一部分人先走出去,起带动作用”。小白牵线搭桥、想方设法让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到珠三角地区打工,一开始他们没有工作技能,小白就先对他们进行培训,耐心指导他们。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让他们尽快适应外面的世界,融入社会。几年间,共有6000多村民走出大山,到珠三角地区务工。这不仅改善了村里的经济,更重要的是,他们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技能,假期回到家乡,也会传播先进的思想、带动周围的村民改变观念,让他们看到依靠勤劳奋斗,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慢慢地,村里人也开始讲卫生了。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

小白不仅带领村民“走出去”,还采取了“引进来”的方法。他与扶贫队伍一起多方联系,为凉山州北三县引进企业11家,因地制宜,打造7个产业园区,总投资超3亿元,带动2万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村民的经济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村里的卫生条件还是比较差,特别是学校条件简陋,设施也不齐全。没有开水房,学生们只能从家里带水到学校,带来的水喝完就没有了,实在渴了只能喝生水。小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成立了“雏鹰助飞扶贫慈善基金”,筹集社会善款310余万元专款为北三县104间学校安装255台净水热水器,使凉山州北三县学生饮上安全热水。

聊起扶贫中遇到的困难,小白打趣道:“头发就是这样白的。”他顿了一下,说:“扶贫工作中的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常想起仲恺李锡儒老师的教导: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要惊慌,保持乐观,一步一步地去解决,要奋进,不要松懈!”这些话给了他前进的力量。

在南海区扶贫干部们眼里,小白一直是特别能战斗、特别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的“一线操盘手”,务实肯干的他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扶贫路上的“老黄牛”。

小白每年都要进凉山十几次,每次短则一周,长则十几天。回忆起刚到凉山的日子,小白笑着说:“起初什么都需要我们手把手去教他们,就像父亲教孩子读书一样一遍遍地去教,虽说很辛苦,但是帮人的人是最幸福的,看到群众脱贫走向幸福,我也觉得很幸福。”

“互联网对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而物联网是超越互联网的形式,通过物联网发展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向。”小白对物联网发展农业的前路信心满满。小白在帮扶地推动5g农业、智能化农业发展。最近几年,南海区配合当地在凉山三县打造起7个产业园:在喜德县,他们打造起鲁基乡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该产业园成为四川省第一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在越西县,打造的现代农业(苹果)产业园区,采用5g信息技术栽种“5g苹果”,成为凉山州首个产供销一体、物联网智能化农业园区……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促进帮扶地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

小白结合云浮罗定地区特点创立了“万亩南药基地”,除了引导利用好罗定当地资源外,他结合南海区的优势,联系南海区制药厂与南药基地对接,为基地引入实力雄厚的合作企业,以“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南药基地。同时,小白还联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为基地注入先进技术力量。“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源泉,我们也致力于利用科技智能化推动帮扶地的产业发展。”小白说。

扶贫期间,小白及其团队为云浮56条贫困村集约土地超过3万亩,落实产业项目326个;为凉山北三县引进企业11家,打造产业园区7个,建立“带不走”的长效脱贫机制。发动企业募集近1亿元款物,助推民生发展。20xx年发动165家企业结对云浮56条村,助力脱贫攻坚。20xx年底,云浮市2060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凉山州北三县全部脱贫摘帽。

“看到群众脱贫过上好日子,我也觉得很幸福!”务实做人,踏实干事,小白用自己在大学的所学、所悟,为乡村振兴和扶贫事业贡献力量。他,值得吾辈致敬和学习!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2016年4月10日,受市委办指派,小军军来到了省定贫困村——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四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瑶乡、甘于奉献,唱响了一曲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雄浑乐章,让村民们收获了脱贫奔康的成果:目前,上东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收入由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至39万元,实现从贫困村向小康村、从“后进村”向“后劲村”、从产业空心村向网红打卡地的蜕变。

得知被派驻上东村时,小军军既兴奋又焦急。市委要求将上东村打造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作表率。这就意味着,上东村的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出新、出彩。作为军转干部的他深感重任在肩,心里暗暗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不拔穷根不摘穷帽绝不收兵!

要改变贫困,先改变自己。从机关到乡村,扎下根来,才能把“两条心”变成“一条心”。白天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晚上熬夜归整扶贫资料,一到上东村,小军军就忙活开了。

初来乍到,有些村民对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猜想小军军是不是来“镀金”的。但小军军决心以真心赢民心,凝聚脱贫攻坚向心力。周一到周五,吃、住、工作都在村里的工作模式,让他很快就融入了上东村。他主动深入村民家中,嘘寒问暖拉家常,了解村民们的家庭成员和收入情况、致贫原因等,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35户153人,无劳动能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共寻致富良策,与贫困户同劳动。四年来,小军军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上东村贫困群众筹措扶贫慈善款和物资共计100余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300多人次。最让村民们感动的是,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军军始终同村党员干部奋战在防疫一线,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甘当守护者。

小军军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上东村村民。如今,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内生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治穷要治根。产业扶贫是铲除穷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上东村是龙门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难以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这张牌,最大限度地将现有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现实财富?小军军认为,产业扶贫只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效稳定脱贫。

在实际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小军军与村“两委”班子一道谋思路、出主意,找准产业兴村突破口。他立足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位出租、竹制品加工等。另外,小军军还为上东村争取到了韶新高速的一个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称他这是为上东人民做了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小军军还通过建立致富带头人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对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通电商、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一道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帮助上东村和贫困户形成了“造血”功能、走上长效、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小军军以省、市、县《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实施方案》为指导,突出重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体系引领上东村党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针对上东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较多、经常性教育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上东村党员之家”微信群,在群里及时发布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的党员搭建起一个学习教育的便捷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注重发展培养党员,近三年来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岁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注重以制度管理党务村务,着力解决班子“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建促和谐,如今的上东村各项社会事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该村也先后荣获了“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小军军坚信,在党建的引领下,上东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如今的上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劲头更足了。

上东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小军军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21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小军军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荔波县小七孔镇觉巩村有这么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他叫小赵,拥有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父母、爱人,还有两个活泼懂事的女儿。他的家庭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但全家人都在用自己的真挚、朴实和宽容守护着平平淡淡、最真实的幸福。

爱岗敬业守底线,愿做乡村振兴衔接人。

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他在工作中虚心、勤劳,积极主动,尤其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衔接的工作上,主动关心脱贫不稳定群众,积极为脱贫监测户申请各类项目分红;对包保网格家庭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发现有突发困难群众及时制定帮扶计划精准开展帮扶工作;协助村级开展疫情防控与疫苗接种工作,对于不方便外出的老人做到“包接包送”并做好相关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乡村振兴工作开始以来,他积极参与村级项目谋划,协助村支两委做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项目的谋划工作。此外,积极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帮助群众介绍外出务工、登记好已就业人员的信息台账,做好防贫、返贫等相关事宜,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

任劳任怨睦乡邻,愿做勤俭节约持家人。

小赵的母亲一直秉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朴素和勤劳,尽心竭力地处理好家中琐事,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和身患重度残疾的小赵的父亲。每天的日常就是骑着一辆电三轮风雨无阻的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到家后又急忙洗衣做饭,一刻不得清闲。为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她尝试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每天起早贪黑的劳动,希望通过辛勤劳作,能够给予一家人最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让家庭变得更加温暖的同时让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在对待邻里关系上,王母也表现得很积极,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的母亲就一定会伸出援手,为大家排忧解难。

敢于担当甘奉献,愿做传道授业园艺人。

小赵的妻子是一名乡村幼儿教师,为了能给孩子们上好课,她除了积极向身边的优秀老师学习,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网上优秀教师的课程,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常常观看视频,查找书籍,为给孩子们制作教学用具常加班到深夜。她常说“当了幼儿教师,我才知道,真的要会十八般武艺。我要努力勤学习,做我们班孩子的榜样。”“班上有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缺乏父母的陪伴,我更要多关心和爱护孩子们一些”。小赵的妻子从两个孩子的妈妈,变成一群乡村孩子的“妈妈”,她心疼班里的孩子,同样更能切身体会这些村里孩子们对爱的渴望,所以她总是竭尽所能陪伴和爱护孩子们,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尊敬长辈爱学习,愿做舞蹈绘画追梦人。

小赵育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女儿,“说起女儿,是我和妻子最大的骄傲”小赵说。他的两个女儿非常地听话懂事,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在奶奶的教育下,平时她们在家也总是互相帮助,一起玩耍,不给奶奶添乱。特别是刚五岁的大女儿,经常帮助奶奶扫地、洗碗、整理玩具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三岁的小女儿总是跟在姐姐身边有样学样,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大女儿从小就表现出对舞蹈和绘画的热爱,所以四岁时小赵就给她报了舞蹈班,四岁半给她报了绘画班,每次课程奶奶都会带着妹妹接送姐姐,一年多下来,姐姐也坚持从未请假旷课或迟到。短短一年时间下来,孩子已经取得中国舞一级资格,绘画方面获得了2021年贵州省全省创意书签设计赛学龄前组一等奖。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四月樱桃熟,六月枇杷黄,八月桃李摘、打核桃,九月打梨,十月的柿子红了皮,还有满山的红刺果和板栗。吃土鸡,尝野菜、游果园,摘果子,一年四季积储足,可款四方宾客……按照青年村民黄xx的设想,再过两三年,村里会变成四季飘香的果园,村民们都有事做,让留守儿童不在留守,能和乡亲们一道尽情享受丰收致富的喜悦。

黄xx,家住平坝区安平街道大寨村,曾经在黎阳厂开餐馆,每年收入在十万元以上,丈夫是大寨村八角坪组的,经常有人叫她们帮在八角坪买土鸡,说上面的土鸡品质好。

有一次黄xx和丈夫到八角坪去,和村民们在一起坐着聊天,村民们就叫黄xx帮她们找活干,说到外面打工照管不了老人和小孩。于是她就想,我们八角坪的空气很好,无污染,种养结合的条件很好,问村民们愿不愿意种养殖,村民们都愿意,但是要黄xx带起她们干,黄xx当时就满口答应说好,只要大家愿意。

之后,黄xx开始筹划成立养殖合作社,并于20xx年12月成立了xx市平坝区慧鑫养殖合作社,她带领乡亲们养殖,自己出钱先后买了5000羽鸡苗给村民们饲养,她坚持把好生态关,不喂添加饲料,农户们纷纷加入了她的合作社,有了经济收入。随着合作社的发展,黄xx在八角坪的名气越来越大,建档立卡户找上黄xx,看她能不能想办法多带些人走上致富的道路,于是黄xx左右协调,20xx年11月又成立xx市平坝区八角原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

在平坝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在八角坪已种有150亩核桃树,300亩冰脆李,还有梨子、板栗、蔬菜300亩,养殖生态土鸡3000只、肉牛150头。在黄xx的带领下,143户建档立卡户有了收入,在她的合作社工作每天有100元工资,轻轻松松在家门口挣钱,增加了收入,说起黄xx,大家都竖直了大姆指,称她为青年女强人。

有好的产品还得有好的销路,黄xx听说互联网信息传播快、用户多,在网上好卖农产品,在政府的支持下黄xx开了互联网超市,注册了商标“八角平”,现在八角坪的鸡和鸡蛋都是供不应求的,需要预定。

在平坝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民们的'齐心协力下,大寨村现在越来越好,以前是安平街道的贫困村,现在焕然一新,村里的道路宽敞,建档立卡户住上了温馨舒适的房子,每天来合作社工作,大部分人不再外出务工。黄xx希望她的合作社能越来越好,能带动更多的家庭困难人群,让大寨村留守儿童不在留守,把大寨村八角坪组发展成生态农业观光园。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目前,我国基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人社部聚焦缓解脱贫人口和困难群体的参保缴费负担,破解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供给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持续做好社会保险帮扶,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20xx年8月22日,人社部、民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强调要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险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善困难群体社会保险帮扶政策,推动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提高社会保险保障能力,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

各地人社部门完善政策措施,加强部门协作,大力推动社会保险帮扶政策和服务举措落地落实。

老家在陕西宝鸡市九成宫镇澄铭窑村的石xx,深刻感受到了社保帮扶政策的融融暖意。20多年前,石xx到商洛市商州区治疗麻风病,再没有回过老家。

为避免社保帮扶对象出现遗漏、重复问题,宝鸡市人社部门积极对接民政等部门业务数据,精准识别确认辖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重点对象。正是在这种精细化的动态管理中,发现了“被遗漏”的石xx。

拿着从300多公里之外送来的社保卡,石xx非常感慨不已:“国家的社保帮扶工作真细致,老家人没有忘记我啊!”

温暖人心的故事,折射出了各地人社部门落实社保帮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的不懈努力——。

推进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江西指导各地经办机构落实社保扶贫延续政策,掌握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等困难群体动态,确保新增一个,纳入一个;到龄一个,发放一个。河南安阳市人社部门与医保部门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加强数据共享比对,厘清未参保人群底数,精准着力,基本实现全市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

加强社保经办服务能力。贵州从江县人社部门与民政、卫健等8个部门通力协作,在村(社区)设立集信息咨询、业务直办、帮办代办等于一体的便民服务驿站234个,将社保高频服务事项进驻驿站集中受理,提供“一站式”服务。重庆合川区完善基层社保便民服务网点,实现了30个镇街社保卡服务即办即取。

减轻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负担。青海海西州对返贫致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按100元标准全额代缴,重度残疾人按300元标准全额代缴,中轻度残疾人按50元代缴。内蒙古通辽市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及时沟通解决代缴工作遇到的难点问题,今年1—4月,共为符合条件的8。07万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保险费1002。56万元,实现困难群体参保代缴全覆盖。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朱xx,西园小学教师。作为一名年轻的特岗教师,自20xx年走进西园小学,她便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并始终把解决好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了解到班级学生多半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这让她在教育教学的同时也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和挂念。

寄宿制的校园生活,让她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孩子,以朋友的方式接触孩子,关注他们的心理动向,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经过她的努力,孩子们茁壮成长,乐观积极向上,她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学成归来,把家乡的农村建设的更美丽、更富裕。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河南南阳的xxx,在南阳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组织成立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起初,她们的合作社仅用来园林绿化,随着规模发展越来越大,业务范围也扩展到了农作物种植、农业机械服务等。,xxx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合作社日常运营中,社员农闲时出去打工,农忙时回社干活挣钱,有农机的加入合作社干活,没农机的也可以到合作社当农机手,大家分工明确,工作认真,合作社很快就有了规模。由起初仅有2台农机,发展到底已经拥有36台,服务能力也由不足万亩发展到20底的10万余亩,服务范围达7个乡镇21个行政村。

夏季小麦成熟期推迟,南阳市甚至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小麦同时成熟,联合收割机极度缺乏的情况下,xxx多方组织本地收割机,并协调陕西、河北作业队到南阳市支援三夏生产,助力全市小麦及时收获,保障了当地农民的最大收益。

在积极服务广大农民的同时,xxx还带领合作社积极参加市农机局农机深耕项目和市农业农村局农机深耕项目,帮助当地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民丰产丰收。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合作社还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年上半年疫情期间,xxx的团队自筹资金,免费为十林、罗庄两个乡镇街道及周边多个村开展防疫服务,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今年4月底,赣州市人社部门,对该市20xx年取得职业农民职称的部分脐橙农民农艺师、农民畜牧师等人员进行回访,察看其政策兑现情况及引领带动作用发挥情况,以期带动培育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进而吸引更多的“田专家”“土秀才”投身乡村振兴。

在赣县区茅店镇,农民农艺师钟xx租种大棚蔬菜200余亩。他采取以工代训的方法,通过雇用周边农户参与大棚蔬菜管理,加强种植技术的传授,共培养农民技术骨干6人,帮助10余户脱贫户年均增收6万余元。

农民既学到了技术,又增加了收入。为鼓励更多的种养大户、乡村能人申报职业农民职称,赣州市人社部门破除对申报人员学历、资历、论文等条件限制,凡是在本市域从事农业种植和养殖的种养大户、种植和养殖技术管理人员、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成员以及返乡创业大学生、农创客等人员均可申报。同时,进一步创新评审方式,打破以往仅对申报材料进行阅评的方式,创新采取实地查看、业绩展示、测试答辩和综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更加注重其组织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实绩。

对于获评职业农民职称的人员,赣州市进一步强化激励措施,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明确由所在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专门档案,纳入乡土专家库管理,作为各类培养、扶持与服务的重点对象,可优先享有国家和省、市惠农政策倾斜,参与农业开发项目、获得小额创业贷款等经费资助;优先承担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任务并获得相关项目的扶持;优先推荐到外地传授技术,开展有偿技术服务。

今年3月,全南县向64名获得职业农民中级(初级)职称人员,发放了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职称补贴。在该县,对符合条件的职业农民中级职称人员,还可享受10万元的购房补贴。

为引导更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赣州市还强化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规定城市中小学教师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必须有乡村基层工作经历。同时,严格落实乡镇、艰苦边远地区相关津贴、补贴政策,实现待遇留人。

乡村振兴事迹材料

大家好,我是桂平市木乐镇党委书记黄xx,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乡村振兴故事”。2021年以来,木乐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宜居生活”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工作;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木乐镇乡村振兴工作获得的较好的成效,被桂平市评选为2021年度农村工作(乡村振兴)先进集体。下面由我来和大家做一下经验分享:

木乐镇位于桂平市东部,总面积87平方公里,总户籍人口约7.6万人,外来务工人员近5万人,共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225个村民小组,基层党组织35个,共有党员1132名。木乐镇曾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特色小城镇—“中国运动服饰智造小镇”称号及“中国休闲运动服装名镇”和“广西休闲运动风采体育小镇”等称号。近年来木乐镇致力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木乐镇以破解农村“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问题为导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屯群众主动参与+屯党员先锋带领头作用,并紧紧围绕“十个一”活动要求开展“万名干部回故乡,助推群众建家乡”和“千企联千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动员木乐籍的领导干部、乡贤、企业家等踊跃回乡,组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当好“宣传员”“领航员”“服务员”“调解员”“监督员”,献策献言,投工投劳,捐资捐款,深入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改造行动,强化农房管控,按照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游园、小公园“五园”要求,努力在塑造乡村之“形”上下功夫,深挖乡村文化的“魂”,打造示范村屯,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形成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村屯井然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21年木乐镇组织群众投工投劳3.8万人次,全镇发动募捐约30万公益款项,其中高铁沿线村屯涉及捐款约5.7万元,建成高铁沿线风貌改造示范屯9个,乡村振兴示范屯1个,其中贵港市级风貌改造示范屯新莲村陆屋屯。

木乐镇以改善群众人居环境为抓手,致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活环境。2021年木乐镇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2个,小型农田水利设施3个,饮水工程2个,维修复全村、康莲村等5个村灌溉水渠,改善群众耕种条件;开通桂平-木乐腾飞广场公交路线,新增新能源充电桩50个,投放共享电单车500多辆,大力开展村级道路扩宽硬化7条,安装太阳能路灯134盏,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新培育1条乡村旅游特色精品线路,培育木乐休闲运动体育风采小镇、木乐镇运动服饰智造小镇核心区3a级旅游景区,打造木乐电商网红孵化基地,引进木乐镇维也纳旅游酒店等多种形式资金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改善游客旅游观光购物环境,努力营造宜居宜业生活。

一是规范整顿服装纺织产业,2021年木乐镇整顿规范服装生产企业(个体工商户)共503家,新增培育服装企业上规入统14家,规模以上企业达22家,引导品牌自主创新,并且已递交材料申报注册“木乐竞装”集体商标。自主品牌达108个,其中广西著名商标1个(中健),广西名牌产品2个(中健、健悦),国内市场认可的品牌40多个,服装年产量达2亿多套,带动就业5万多人,实现2021年工业总产值近100亿元。二是改善电商、物流等营商环境,建设木乐电商网红孵化基地、电商物流园、中通快递物流中转仓库,配备有圆通、顺丰、伊伊物流等各种物流快递,强化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吸引300多人回木乐做服装电商销售,成功招商73家电商商家入驻木乐电商网红孵化基地,通过依托木乐镇服装产业的带动,电商物流园孵化,大部分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三是木乐镇聚焦服装产业链发展,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服装产业格局,通过规划建设桂平市纺织服装产业园,做大做强服装纺织产业。产业园总建设规划1.5万亩,目前已完成征地4624.9648亩,园区第一期平整交付土地约700亩,已开展“五通一平”建设,现已有143家省内外企业签订入园投资意向书,投资规模超161亿,其中有5家规上服装企业正式签订入园协议,并开展入园项目建设。同时广西桂平立泰隆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年产14万吨印染产品技改扩建项目(一期)也正在建设中。

有特色、有产业、有内涵、有故事,如今木乐镇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如火如荼,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环境宜居度明显提高,人民收入逐步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满。今后木乐镇将继续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争取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新进展。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分享,谢谢大家。